国际贸易实务第九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订立后,不时有云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发生了当事人无法预料、无法预防和控制的意外事故,致使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遇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
2. 仲裁是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将争议案件交与第三方予以裁决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也称公断。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单选题:
1.D 2.C 3.A 4.D 5.A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合同订立后发生。
(2)不是由于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
(3)是当事人不可预见、不可预防、不可控制的。
2.(1)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2)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3)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五、案例分析题:
1.(1)本案中,我方遭受了出口商品仓库发生雷击火灾,致使一半左右的出口家具烧毁,属于不可抗力事故,我方可以发生不可抗力事故为由,向对方提出延期履行合同的要求,但不能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
(2)美方的索赔要求不合理。(3分)因为,既然发生了不可抗力事故,且已备好的货物一半被烧毁,这必然影响我方的交货时间。另外,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可免除遭受不可抗力事故一方不能如期履约的责任。美方应考虑实际情况同意延期履行合同。因此,美方的索赔要求是不合理的。
本文整理于郑州成人大学远程教育,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henanqiuxue.com/xuexi/8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