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成人大学网络教育货币供求与均衡课程名词解释!
一、郑州成人大学网络教育货币供求与均衡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为保证经济正常运转,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需要货币数量的总和。。
2、货币供给量——是指各经济主体特有的由银行提供的债务总量,包括中央银行的债务,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债务。货币供给量可以从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考虑。
3、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
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纸币供应过少,导致纸币价格标准上升,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跌的现象。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答:(1)市场利率。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水平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2)信用发达程度。一般情况下,信用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3)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4)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6)消费倾向。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7)心理预期和偏好。
2、简述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答:(1)消费物价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是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的商品与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物价指数
。
(2)批发物价指数(PPI)。又称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物价指数。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三)论述题
1、试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二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1)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具体而言,决定和影响基
础货币的因素主要有:
①发行通货形成现金供给;②变动金银外汇储备增减基础货币;③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基础货币;④再贴现和再贷款影响基础货币;⑤中央
银行吸收的财政存款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知:一方面,由于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它的唯一增量来源是央行,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对基础货币也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似乎有着绝对的控制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状况都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减,而
财政收支和外汇收支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准确地讲,基础货币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操纵的变量,但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绝对地控制基础货币。
(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如果从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部门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主要有:
①中央银行的行为;②商业银行的行为;③社会公众的行为。
2、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有哪些?
答:(1)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现实货币量超过了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危害作用,所以应给予治理。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A、紧缩型货币政策;B、紧缩型财政政策;C、紧缩型收入政策。
②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其他反通货膨胀的措施
A、反托拉斯和垄断行为;B、保持经济低速增长;C、实行币制改革。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措施。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答:(1)物价稳定。是指在经济运行中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接受的水平,最理想的状态是,凡具备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合适的职业
(3)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他国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之后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的状态。
2、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方式。
答:(1)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配合。
(2)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配合。
(3)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配合。
(4)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配合。
(5)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的配合。
(三)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答:(1)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而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
①两者的调控目标一致;②二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③二者内在的互补性。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差异
①调控主体及范围不同;②调控手段不同;③可控性不同;④时滞性不同;⑤政策调节侧重点不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上述差异,要求二者在调节范围、手段及侧重点等方面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各行其是、彼此摩擦,造成力量内耗,如此才能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